近段時間,我們下基層走訪和調研時了解到,一些部門和單位用公眾號、APP等現代信息手段傳播政策、公開政務,方便群眾辦事,是一件好事。但有的部門和單位卻層層下任務,要求強行關注下載。APP、公眾號有部門建的,有地方搞的,有為某個單項活動設置的。群眾來辦事,要求辦事群眾先下載APP、注冊并捆綁手機號、填寫個人信息,有時還強行要求完成100條至200條下載任務。其程序繁瑣,既誤時間又耗流量和資費,群眾很有意見?;鶎痈刹棵刻煲簧习啵偷么蜷_各類APP和公眾號,發(fā)朋友圈、點贊并截屏反饋,同樣不堪其擾。
部門、單位強推APP、公眾號亟待引起重視。首先,政府推行公眾號、APP等現代信息手段,應強化頂層設計,完善決策、項目論證和反饋機制。要以民眾需求為本,暢通民意表達渠道。將工作重心放到提升經濟發(fā)展質量和不斷改善民生上,力避蜻蜓點水、急功近利。其次,政府信息化建設不能簡單按行政模式推進,要符合網絡特點和數據特性,適當開放數據,根據市場需求來建設相關網絡或提供服務,不能背離服務群眾的主旨,以行政手段強行推廣和下任務,警惕新媒體形式主義。第三,對那些熱衷于變花樣、搞形象政績工程、形式主義的部門和單位應嚴查重處,形成震懾效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