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安徽省貪官劉亞因犯受賄罪、利用影響力受賄罪、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,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,并處沒收個人財產70萬元,追繳其非法所得。
自黨的十八大高壓反腐以來,“老虎”“蒼蠅”紛紛落馬,在諸多落馬貪官中,劉亞的官位不是最高,貪腐金額也不是最多,然而,他奇葩的“寧失原則不失面子”的貪腐論,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他說,自己長期在基層工作,面對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,老面子不想丟,老感情不愿放,誰的忙都想幫,誰的事都想辦,把農村的鄉(xiāng)土情,帶到了工作中,“寧愿失原則也不愿失感情掉面子”。原來,貪官劉亞所謂的“寧失原則不失面子”,竟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。明明就是違紀違法沒原則的“拿錢辦事”,貪官劉亞硬是扯出一個“原則和面子”來,不但奇葩,更是荒謬。
不可否認,中國鄉(xiāng)土觀念濃厚,歷來就是人情社會,人人都處于一張人際關系的大網之中,講人情、講面子是生活的常態(tài)。在基層工作的黨員干部都知道,能不能讓老鄉(xiāng)在平時的接觸中感受到尊重、覺得“有面子”,常常是干好工作的基礎。所以,“講原則還是講面子”,有時確實是黨員干部的一大考驗。但是,無論如何,“鄉(xiāng)土情”里的“講感情講面子”,從來就不是權錢交易,更不是“拿錢辦事”的貪污腐敗。
何況,共產黨人的“講感情講面子”,原本就與“講原則”相一致。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原則和宗旨,“利為民所謀、情為民所系”是共產黨人最大的感情和面子。習近平總書記眼里的好干部,焦裕祿、孔繁森、楊善洲,哪一位不是既講黨性又為人民群眾辦事、既講原則又講感情?
政聲人去后,民意閑談中。無論是本地的還是外來的黨員干部,只有把工作的地方當作自己的家鄉(xiāng),把工作地方的百姓當作自己的親人,實實在在為民謀福利,真正盡到共產黨人“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的擔當和責任,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的重托,為百姓尊重和稱道,贏得真正的感情和面子。有些人把“講感情講面子”的對象縮小到個別人或少數(shù)人、與“講原則”對立起來,作自己貪腐的借口,本身就是一種狡辯。
然而,貪官們?yōu)樽约贺澑幵斓姆N種奇葩理由,層出不窮,諸如“出身貧困貪腐論”、“身不由己貪腐論”、“不知貪污為犯罪論”、“家人受賄不知情論”,乃至“不收覺得對不起”、“未獲提拔就斂財”,等等,可謂是絞盡腦汁。貪官們?yōu)榱私o自己開脫,制造一種“其貪也忽焉”的假象。但對于黨性喪失、貪欲橫流才是貪腐的根本原因這一點,他們顯然有些不愿正視,也不肯面對。
廉為德之首,無論是傳統(tǒng)文化對官員的評價,還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選擇和培養(yǎng),廉潔無疑排在首位。因此,黨組織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諄諄告誡,向來是不厭其煩、一再強調??梢哉f,每一位走上領導崗位,乃至僅僅只是手中有點權力的黨員干部,無不深知一旦和貪沾上了邊,就愧對于黨和人民。所以,貪官們挖空心思找理由,也是想保住自己最后的遮羞布,博得一點理解和同情。然而,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拿一些連自己都不信服的詭辯來忽悠和糊弄,不過是給世人多留一點談資和笑料。
悔不當初,不如把握眼前。我們期望所有的黨員干部能夠引以為戒,在黨的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中切實自省,加強修養(yǎng),時刻恪守黨性原則和為民服務的宗旨,切莫因一時貪念,毀了自己一生的面子。(常對)